警用車輛GPS定位系統等其他高科技手段,數字化治安交通卡口監控系統是遼源“新型治安防控體系”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套體系還包括鄉村報警和視頻監控系統。以及激進門窗鎖的更新和“亮路燈”工程。遼源市公安機關介紹說,通過應用新的防控體系,2010年全市刑事案件發案量較2009年已經下降了22%2011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5%目前,遼源市的刑案發案量已降至10年來的低點。
一旦經過紅綠燈或轉角處,剛到遼源的外地人會對一件事很不習慣:行駛在這座小城的街道上。常會猝不及防地被白光猛地一閃。尤其在黑夜里,閃光顯得格外強烈。
來自交通燈上裝置的電子攝像頭。如今不少城市都在交通要道設置了電子監控設備,仔細看。行車人早已習慣,但像這種逢車必拍、甚至開閃光燈拍的終究還是不常見。
普及遼源全市的交通要道和街道死角,上述電子眼總共有5000多個。具備自動觸發功能,能夠毫無遺漏地拍下每一輛車,即便在無光源的黑暗角落。遼源市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劉偉介紹說,所有電子眼都接入了從5月開始建設的數字化治安交通卡口監控系統。憑借這套系統,行駛在遼源境內的每一輛車,無論來自外地還是外地,都能隨時隨地被追蹤。
剛過收費站的道路右側,從長春方向進入遼源市地界。有一座富強警務工作站。這是普及遼源市的70多個“電子卡口”警官語)中的前哨站,交警支隊的許警官在此為人民網記者演示了遼源市公安局引以為傲的卡口監控系統。
隨意選中其中一輛車牌為“吉D005XX車,展開富強工作站電子眼近期所拍下的車輛記錄。一條彎彎曲曲的紅色軌跡立即展開在屏幕右側的遼源市電子地圖上。許警官介紹說,這是該車從進入遼源至離開期間的完整行駛路線。電子眼拍下的每張圖像都會進入監控系統后臺,被具有車牌自動識別功能的后臺分揀,勾畫出每輛車的行駛軌跡,并在記錄中保存一個月。
從交通事故到找回乘客在出租車上遺失的物品。許警官說。這個系統幫我破了不少案件。
曾經發生一次重大交通事故肇事案。時間為深夜,5月電子眼剛完成安裝上線時。肇事地點是一個人跡罕至的路口,沒有路燈。調出當時電子眼拍下的照片,監控警官發現肇事車為一輛藍色的半掛式牽引車。進一步根據前后路口電子眼獲得的信息交叉分析,得知在事故時間段通過該路口的總共只有四輛車,車牌號在系統內都有記錄。一起原本很可能毫無線索的案件,于是僅在十幾個小時之內就迅速水落石出了
一旦有案底的車進入遼源境內,卡口監控系統還錄入了公安部刑偵總局公布的黑名單。系統就會自動報警并記錄。如果監控到任何車輛有違反交規行為,也會報警。劉偉說。
系統已經連續報了幾次警。警報均為黃色,就在說話期間。意味著冒犯交規行為。許警官說,記錄隨后會進入交通警后臺,由交警統一處理。相比其他不少城市采用的同類型系統,遼源“電子卡口”好處在于高度精細化的車牌自動識別和處理系統,不需要派人一直在屏幕前盯著。
這套系統平臺是由遼源公安局的技術人員提出研發想法并委托一家安徽公司開發的硬件耗資不少。據介紹。
花費高昂的代價設置這套系統的必要性在何處?記者提出疑問。
面臨轉型期的各種社會問題,外地的一位政法委處長回答了這個問題:遼源曾經是一座很不安全的鄉村。因為是資源枯竭后的老礦區。一度各類案件高發,天黑以后許多人不敢上街?,F在老百姓向我反饋說,生活得確實比以前有安全感多了當中也有這套系統的功勞。